在同心镇,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党员与各村党总支书记、肉牛产业带头人组成的肉牛发展专班,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牛保姆”。他们每天奔走在各村各组中,一边可以给牛儿看看牛病、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一边还带着宣传册到处动员群众养殖肉牛,有时候还会赶上给牛儿接生,只为推动同心镇肉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们来看看他们是从哪些方面做的呢?
简化审批程序,为“牛有所住”提供便利。同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收到联审联办设施农用地通知后,专门派出一位畜牧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农户办理相关手续,在办理过程中也能对养殖户进行养殖指导。截至目前,同心镇共备案了12宗以养牛为主的设施农用地,已经全部建成,并通过县级验收,共计奖补资金132.27万元。
政企多方合作,为“牛有所养”提供支持。同心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工作,期间不仅组织了各种大、中、小规模培训,还邀请了信用社、农行、富滇牧业以及人财保险公司到现场对各村养殖户进行各种政策解答,让养殖户不再为养牛启动资金犯愁;技术人员也经常进村入户,召开小组会议,将肉牛政策宣传到挨家挨户,让群众对“牛九条”有更充分的了解,调动群众养牛积极性。近年来,共发放肉牛产业贷款460余万元。
各级政府鼎力支持,为“牛有所增”提供保障。今年肉牛工作开展以来,县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局对同心镇肉牛养殖工作大力支持,不仅对所有建设标准牛圈的养殖户进行了现场指导(牛圈建设、肉牛选购、附属设备等),也对同心镇冻精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持。曾经的同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只有一名能熟练地操作冻精改良的专家,但是经过县乡两级部门的通力协作,现今掌握此项技术的人员已经达到了5人,充分满足了同心镇肉牛发展的需求。
同心镇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以来,在党建的坚强引领下,在一位位“牛保姆”党员的贴心服务下,全镇每年肉牛存栏数平均增加800余头,出栏数平均增加720头,群众年收入增加145万元。下一步,同心镇将创新思路,压实各部门责任,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也要谋划好今后肉牛产业发展工作,找准自身定位,夯实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持续推动好肉牛产业发展工作。(同心镇:高雪、白迪文)